大雪下了一整夜,第二日清晨,天地一片白茫茫。
十月癸未,康熙奉移佟佳氏皇后梓宫安葬地宫。
天寒地冻,又怎敌人心的寒彻?
此一别离,天地间又少了一个知他懂他爱他怜他之人。
他虽贵为帝王,应当承担家国大业,却也期盼一丝温柔缱绻。只是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悲欢俱无常。
康熙将酒撒在地上,闻着香醇,收起感伤。今后身边少了表妹的提醒,他需要更加修身养xi_ng,谨言慎行,即便只有他一人,他也可以成为一代明君。
康熙放下酒盏,回身看着大臣们行礼,只是一眼,他就看见了立在王公之前的胤禛。
这个孩子比之前看着更加清瘦了,明明穿着冬衣,身子看起来却依旧单薄,好似一阵风就能将他吹走似的。他苍白的脸上,干干净净,没有一丝泪痕,双眸里却似噙着无尽的悲伤,仿佛随时都能泛滥成海洋。
康熙不由得想起七月辛亥那日,这个孩子无声地伏在他怀里哭泣。怀里孩子的肩膀间或一耸一耸,他却几乎没有听到任何抽泣声,只是最后孩子哭累了,睡着了,由梁九公抱开了,康熙才看到自己龙袍前大片大片的湿地,状似汪洋大海。
康熙当时看着胤禛微闭的双眸,就想不明白,这么双小小的瞳孔里面,怎么能有那么多的泪水?
然而,这个孩子却强自一直忍耐着他的眼泪,即便是得到了他的恩准,也不敢放肆哭泣,不知道是怕牵起表妹的记挂,还是担忧引起他的伤怀。
看着这样的胤禛,康熙不由得想起他自己的幼年。他八岁丧父,十岁丧母,未曾在父母膝下承欢一日。他希望他的儿子们能够比他幸福。
宫殿外的寒风猎猎作响,康熙看到不少大臣都拢了拢衣衫,而胤禛依旧一动不动地站着,眼睛一直看着一处,目不转睛。
康熙看着胤禛那双明明清澈透亮,却好似溢满泪水的眼眸,心想:不知道这个孩子能忍受多久,坚持不住了,是不是会偷偷躲起来哭泣,若是四下无人,他是否会哭出声音……这么想着,康熙忽而很想将那个单薄的身子抱入怀里。这种时刻,能哭出来总是好些的。
祭祀结束,康熙下旨驻跸汤泉。
一行人去到汤泉行宫,安顿下来,康熙命人传来胤禛。
胤禛的脸上还是干干净净的,一双眼眸依旧蕴满水泽。他规规矩矩地给康熙行礼请安。康熙给他赐座。
"这几日吃得可好?"康熙问道。
胤禛抬眼看了一眼康熙,眼中露出惊讶,然后又垂下眼眸,默不作声。
"怎么不回话?"其实,看胤禛如此反应,康熙已经大约猜测到他的实际情况了。
果然,闻言,胤禛小心回答道:"回皇阿玛……不太吃得下。"
康熙对此未作评论,又问道:"睡得可好?"
这回,胤禛没有等到康熙再问,就回答说:"……不太睡得着。"
康熙仍旧未作评论。然后,他对着梁九公吩咐准备去汤泉沐浴,"四阿哥也一起。"同时吩咐准备胤禛的衣物。
胤禛露出惊喜的神色,连忙从座位上站起,规规矩矩地谢恩。
康熙上前扶起胤禛,握着他的手,只觉得触到一片冰凉。"怎么这样冷?"康熙又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,"来人,将朕的貂皮大氅取来。"再对胤禛说道,"大约不合身,你先穿着,回京后重新给你做。"
"谢皇阿玛隆恩。"
胤禛又要行礼,被康熙拉住了,"行了,免礼。现在只有咱们爷俩,没有外人……"康熙本来还想劝胤禛不要太过拘谨的,想了想又作罢行事谨慎些总是好的。
康熙的貂皮大氅披到胤禛肩上,更加显得他单薄无依了。康熙甚至产生了胤禛还
是个幼儿的错觉。大氅拖到了地上,需要胤禛的小厮在后面捧着。不过,康熙再握了握胤禛的双手,是比之前暖和了些许。
康熙带着胤禛去了汤泉。除去了身上衣衫,胤禛看起来更加瘦弱,然而,他却并没有因为寒冷而颤抖哆嗦,行动如常。康熙不由得怀疑,这个孩子是不是克制着自己的任何感受与情绪。
泡入汤泉里,温暖的水流让康熙感觉舒服无比,心情也似乎被熨烫得舒畅了一些。再看对面的孩子,脸上亦是享受的神情。胤禛在热气的蒸腾下,白皙的皮肤渐渐染红,面上的冰霜亦似乎逐渐融化,嘴角仿若还噙着笑意。康熙不禁微微笑了。
沐浴过后,康熙赏赐胤禛同他一起用饭。饭后,胤禛回去了自己的寝宫。
康熙问梁九公:"四阿哥昨日用了几碗饭?"
"回皇上,上午是半碗,下午是一满碗。"这是康熙和胤禛泡汤泉之时,梁九公向胤禛的小厮小顺子打听而来的消息。
刚刚胤禛是用了两满碗饭,康熙轻轻点了一下头,又问道:"之前……皇后薨之前,四阿哥饭量如何?"
"回皇上,一般是三碗,有时会是四碗。"
康熙随即命令道:"以后需每日向朕汇报四阿哥的进食情况,传令御膳房多做些四阿哥喜欢的菜式,还要每日为四阿哥准备两道点心,上、下午饭后一个时辰给四阿哥送去。"
想到胤禛冰冷的双手,康熙又在胤礽请安的奏折上写道,让他下令广储司为胤禛赶制大氅。
康熙未在汤泉多做停留,很快就带领众人回去京城。
十一月初三日,康熙在朝阳门关厢外,见到了由皇太子胤礽率领接驾的儿子们。
看了看面前一直让他感到骄傲的皇太子,再看了看他身后对表妹孝顺的四阿哥,康熙突然意识到,他有很多的儿子。看着眼前这一群在寒风中翘首等待自己的儿子们,康熙因为表妹离世而产生的悲伤消散不少。未能感受到父母之爱,无法获得妻子的长久陪伴,但这群孩子总是能一直待在他身边的。
3与子同乐
意识到有儿子在身边之后,康熙分出了部分时间同儿子们一起度过。
康熙下了早朝,不再只去文华殿考校皇太子的功课,也常常去畅春园无逸斋视察其他皇子的学习情况。
老三胤祉功课不错,《四书》已经全部背熟,且能讲解,书法亦不错;老四胤禛功课也掌握得很好,字也写得很好;老五胤祺刚刚开始学习汉文,已经能读能写,亦是不错;老七胤祐xi_ng情较为急躁,无法静心学习,不过,他自幼身体有残疾,需得体谅一、二;老八胤禩进学两年,初步掌握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对答如流,值得嘉奖,只是字实在写得一般,还需努力;老九胤禟和老十胤礻我今年春天同时入学,两人情况相似,书都背得不甚熟练,但他俩才学习不到一年,可以往后再做定论。
总而言之,康熙对自己的诸位儿子的学习情况基本还是比较满意的,他们虽然都没有皇太子胤礽优秀,但也都不是草包,肚里有诗书,他们在一点一点地增加知识,一天一天地提高修养。
不过,心中满意,康熙亦还是对儿子们严格要求,他给胤祉和胤禛布置理解诗书的作业;让胤禩每日加练书法;鼓励胤祺和胤祐稳步学习背诵;威胁胤禟和胤礻我,再背不熟练功课,就让师傅处罚他们。
检查儿子们的汉文学习之外,康熙还跟他们一起sh_e箭。有时候康熙sh_e箭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