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宜织本来还以为红绢说不定还要闹腾一下,谁知道第三天,红绢就叫小丫鬟捎话过来,说她挑中了采买上的年轻管事林大成。这林大成年纪二十五六岁,前头虽然娶过一_F_,但生孩子时难产死了,一尸两命。林大成那时候还是小厮,为了办丧事搞得差点倾家dàng产。不过老婆死了之后他倒走了好运,被采买上的大管事挑中了跟着跑tui,然后他又勤快又能gān,去年就提了副管事。管事的月钱自然跟小厮不能比,何况采买上还是个有油水的地方,就是侯夫人这样仔细银钱的,也不可能管得一清二白,少不得也得按惯例让管事们拿点好处的。这么一来,给林大成说亲的就一下子多起来,偏林大成这会儿心也大了,那等乡下姑娘他还看不上了,就想着也娶个能知书识字的,因此拖了一年也没说定亲事。
沈宜织对林大成是不怎么了解的,红绢的婚事她也不打算ca手去管,免得最后反而不落好处,因此只是打发青枣儿去跟郁清和说了。郁清和便遣了小三,去跟林大成提了这事。虽然红绢挨过板子,但到底也是做了十几年的大丫鬟,又确实是知书识字的,加上还有郁清和的面子,林家自然一口答应。郁清和亲自看了huáng历,选定了十月二十八的好日子,接着林家就三媒六聘地忙起来了。
除了这件事,还有两件事颇让沈宜织心情舒畅。
第一件,张芊在两天之后回了张家,据说是家里已经说定了亲事,嫁到乡下去。虽然夫家门楣不高,但听说未来夫君十八岁已经中了秀才,是个爱读书的,倒不敢说将来一定能中进士入翰林出将入相什么的,但考个举人应该不难。举人也是能选官的,也就算是由农而士了。张氏给侄nv备了五百两银子的嫁妆,加上男方家里本来有百亩田地,日后虽不能锦_yi玉食,却也温饱不愁。
“为了这五百两银子的嫁妆,**在屋里摔了两个茶杯呢。”青枣儿如今在书_F_里伺候,消息倒像是更灵通了些,得闲就笑嘻嘻进来陪沈宜织说话解闷,“听说那天,池子上的桥栏是有人动了手脚,一倚就会断掉。本来**是要把张姑娘带到自己_F_里去换_yi裳的,只是半路上被香梅把人截走了,然后孟姑娘就落水了——少夫人您说,那桥栏是谁动的手脚A?”
沈宜织翻着红绢的嫁妆单子,随手刮了一下青枣儿的鼻子:“叫你去书_F_伺候,也学着认两个字,字没认得,倒学了一肚子的淘气回来。你说是谁动的手脚?谁动的手脚,还不是一样。”十有八九就是冷氏呗!
青枣儿嘻嘻笑着躲了一下:“听说张姑娘对二太太说什么宁为jī口不为牛什么的,之后二太太就把人送回去了,**几天都没出来见人。”冷氏确实是称病了,至于真病假病,大家心照不宣。
“哦?”沈宜织停下手,“这么说,张姑娘是个明白人,若肯踏踏实实过日子,未必就比别人差了。”
青枣儿用力点头:“奴婢也觉得是这个道理,做姨娘有什么好的,当然是要做正头夫Q了。”
沈宜织取笑她:“小丫头也知道正头夫Q?这么说,我是不是也该给你相看起亲事来了?”
青枣儿登时红了脸:“少夫人好不正经,拿奴婢寻开心!奴婢年纪还小着呢,少夫人该给红绫姐姐挑门亲事才是!”
“你这小丫头,还知道关心人哩。”沈宜织摸摸青枣儿的头,“红绫A,她是决心不嫁,要做在家居士了。”红绫自脸上留了疤痕之后就下定决心了,只是因为要伺候她,改了居士装扮不方便,不过屋子里已经供起了佛龛,每日都要念经的,荤腥也已经断了。她有这么大的决心,沈宜织当然也不好qiáng压着人家嫁人,万一嫁了之后过得不好呢?岂不是反而害了她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