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是不简单。各位心里憋着气的宗室们对着目光警惕的朝臣们趾高气昂。
过完年后一直被官家和朝臣们各种折腾的他们, 被严查处罚收回土地、要参加学士院的考核、要和普通百姓一样去上墨家学院、、、,毫无准备之下被打个措手不及, 一脸懵的反应过来后又得知欧阳修和王安石在燕京的作为,自觉把准了官家的脉, 终于在官家定亲后开始了反击。
安国公赵从令出班奏道:“陛下英明。文官们嘲笑我们去上墨家学院“不正规、不学无术”?我们不_fu。我们自知于儒家没有天赋,自觉的去上墨家学院, 是因为墨家对大宋的作用和儒家一样重要。”
“因为官家亲口说过墨家、法家、农家、兵家、医家、、、与儒释道三家一起发展,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。既然如此, 为何儒家就偏偏高人一等?”
官家就事论事的点头, “安国公之言有理。”
豫章郡王赵宗谔见到官家不偏不倚的态度,鼓起勇气紧跟着出列, 声音听起来诚真意切。
“陛下英明。本来我们随着世人崇儒尊道敬佛, 可是现在我们醒悟了。霹雳弹是墨家人做出来的,西北是官家带着兵家收复的,燕云是国库出钱买回来的, 国库的钱是农工商jiāo的税钱···。人有所长,事由专jīng, 这些都是儒释道三家无法做的事儿。”
“士农工商乃国之四柱石, 缺一不可。”官家态度明确。
荆王赵元俨眼见这些人出师得力,满脸得意洋洋, 口气非常的直白的说道:“陛下圣明。朝廷说我们超额占据民田?我们承认错误, 现在罚款也jiāo齐了, 土地也都退回。我们就是不_fu--朝堂上的这些儒家大臣们哪个名下没有“记名田”?”
“当年周世宗皇帝规定孔圣人的后人都没有免税田, 他们谁比孔圣人的功劳大?学问高?”
官家想着当年文韬武略却英年早逝的周世宗, 很是肯定的说道:“周世宗改革,乃大功、大善。记名田之事,情、理、法,样样不占。”说着话,他扫了一眼殿下的文臣们,懒怠的目光带着一丝劝诫。
晴天霹雳!以范大人为首的文臣们被官家的态度震得神魂不附体。当年太=祖皇帝可是明白的说了“皇家与士大夫共天下。”
已经从欧阳修和王安石的信里知道官家心思的范大人和包大人等人,都在心里叹气不已。最近他们一直此事发愁,眼看着官家马上大婚了,他们更愁。刚刚范大人yu言又止就是这个事儿。
迁都尚可,可是他们自己都是儒家出身,如何让儒门和燕云之地的佛门一样没有土地免税等特权?欧阳修和王安石在燕云之地动手没有阻碍,毕竟是刚刚收复的地方,没有_gan情也没有各方关系牵扯。可是汴梁和江南等人,却是牵连太大。
敏锐的官家察觉了范仲淹几位大臣的情绪波动,眉头皱了一下又松开,没有表态。但是宗室们的反击才刚刚开始。
首先是东平郡王赵德文这次站在了宗室一边,他的发言有理有据、有情有义。
“朝廷认为宗室花费无度、奢靡铺张?我们承认,是我们没有管好下面的小辈们。现在他们被降了月俸又没有了补贴,以后要奢靡也奢靡不起来。身为赵家人自己去苦学做工,却要眼看着汴梁的世家望族都还过着以前的奢靡生活,自是不平衡。”
“因此大家伙儿提议,既然要俭朴就大家一起俭朴,都和官家一样的俭朴。”
官家沉吟不语,世家富户靠着祖辈的辛劳智慧积攒的钱财自是由他们自由支配,想怎么奢靡怎么奢靡,这个和宗室们的事儿是两回事。
北海郡王赵允弼眼见官家不开口,不甘被中书省、枢密院等整个朝廷联He对付的他立马又站了出来,义愤填膺的说道:“官家您不知道汴梁各大世家的奢靡làng费之举到了什么程度--石家的老太君一顿饭十八大碗,就她那个牙口她能吃几口?全都làng费了。当然这个是她的自由。”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