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孙云晓,欢迎来到《36 堂家庭教育通识课》。这是我们课程的第 32 讲,这一讲,我想跟你聊一聊,孩子离家出走,怎么办?
孩子为什么要出走?很多父M_都搞不懂。父M_觉得「平时孩子挺好的,没和家里人怄气,没听说有什么心事,也没表现出什么情绪问题,怎么说走就走了?」 或者是「哪怕打骂他,也是为了他好,不用离家出走让父M_担心吧?」 还有「现在的孩子承受不了一点儿压力,有点儿事动不动就以出走相威胁。」
通过T查发现,孩子离家出走主要有三个原因,一是逃避学习压力,父M_在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,常常批评斥责,没有进行正面教育和指导,导致孩子承担太多学习压力,所以选择出走。二是逃避惩罚,孩子十分惧怕自己的父M_,在做错事的时候,为了逃避惩罚,所以出走。三是负气出走,有些父M_对孩子先娇纵,后严厉,结果是孩子听不得批评,大人一说就负气出走。
分析孩子离家出走的三种常见类型,会发现,不管是逃避学习压力、逃避惩罚,还是负气出走,归_geng结底,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孩子的抗逆力差,遇事冲动,缺乏方法,最后只能以出走和逃避来应对。那么,怎样培养孩子的抗逆力呢?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要让孩子多体验责任。
首先,父M_要让孩子在家里多承担责任,父M_可以把家中洗碗、扫地、浇花、整理自己的_F_间等,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交给他们去做,还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些特别任务,并让孩子长期坚持,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。
其次,当孩子犯错误时,父M_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承担适当的责任。我们知道,孩子犯错误以后,本能的反应是逃跑。比如,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,他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说:「不是我!不是我!」或者马上藏起来。这就是儿童心理,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。父M_要理解和宽容。但同时要教育孩子:犯错误不可怕,可怕的是犯错误不敢承认,不敢承担,好孩子应该敢于承认错误,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有些父M_还会在自己孩子闯祸了之后,让孩子道个歉就完事,从来不让孩子承担事情的后果。渐渐地,孩子会觉得,原来发生任何事情父M_都会帮我解决。久而久之,孩子习惯了回避责任,慢慢就会成为任x、自私、不负责任的人,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。其实,父M_为孩子做得越多,孩子就越脆弱。没有自己承担过责任的孩子,都有很强的依赖x,当孩子长大了, 没人帮他承担后果的时候,孩子自然会选择逃避。
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,成长是不能替代的,体验也不能替代。父M_不要剥夺孩子体验责任的机会,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。什么事情最难忘,不是成功和顺利,而是挫折和教训。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,只要他具备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,这才是现代父M_的真正爱心。
应对出走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,但是孩子的出走一旦成为事实,父M_就应该宽容接纳出走的孩子。如果孩子回到家里,依然_gan到非常压抑,与父M_的尖锐矛盾依旧无法解决,就很可能再次离家出走。那么,在离家出走已经成为事实之后,父M_如何去修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呢?我有四个具体建议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