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我们课程的第 21 讲,这一讲,我想和你聊一聊,孩子的主动x对他的人生有多重要,同时我还会告诉你,怎么培养孩子的主动x。
2020 年初,一场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震惊全球,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,而孩子们有了一个特别漫长的寒假。在这个严峻的灾难面前,让我倍_gan欣慰的是,孩子们被迫宅在家里,却有了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探索。
据 2020 年 2 月 7 日《都市晨报》报道,徐州市少华街小学四年级的 9 岁男生刘宸硕利用假期,在家里设计并制作了三款「医用」机器人,可以模仿医生、护士及医疗运输车辆战斗在防疫一线。显然,他是被几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所_gan动。
刘宸硕说:「这几天,我天天和爸爸_M_M一起看新闻,知道战斗在防疫前沿的医护人员也会有被_gan染的风险,于是我想到了如果能用不怕传染的机器代替他们工作就好了。于是我就用编程软件设计出了机器人医生,用超声波传_gan器还有两个电机,让机器人动起来,然后在机器人身后装了三个万向轮,让它可以 360 度自由转向、移动。我还在机器人头部安装了摄像头,让它在病_F_可以 24 小时监控病人情况。」 刘宸硕在设计中很有儿童心理特点,他说,「在这之后,我又设计了一款打针护士机器人。这款机器人中,我特意安装了图像装置,可以在打针前给病人一个笑脸,把病人逗笑,然后在病人不注意时注j,这样病人就不会觉得疼了。」
刘宸硕的第三个设计是搭建了「医用物资运载车」。他说:「有些医疗物资或是医疗垃圾存在一定的运输风险,我就想设计一款自动运输车,在不用人工的情况下完成自主装卸,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,又可以避免_gan染风险。」
父M_们设想一下,你如果面对一个这样的孩子,你会鼓励支持,还是会担忧孩子胡思乱想不务正业?实际上,太多的父M_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业,而忽视激发孩子创造的潜能,而这种潜能更能够激励孩子勤奋学习、主动发展。
北师大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陈会昌,曾经做过一个kua度很长的实验。他和他的团队,对北京 200 多名孩子进行了长达 20 年的跟踪研究,这些孩子当初都是 2 岁。在研究过程中,陈教授每隔三四年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观察,形式包括向父M_发T查问卷、摄像、录音等。直到 20 后,这些孩子都到了 22 岁,陈教授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:
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心里播下两颗种子,一颗是「主动x」,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心理;另一颗是「自控力」,就是孩子接受别人教诲和指导的心理。「主动x」这颗种子能让孩子尽可能遵循自己的本心,做自己喜欢的事;而「自控力」这颗种子能帮孩子适应各种规则,完成社会化的过程。
这两颗种子本身是相互冲突的,而且很容易出现一颗种子强、另一颗种子弱的情况。咱们很多中国孩子的共x就是,「主动x」这颗种子弱,「自控力」种子也不强。怎么办呢?陈会昌教授认为,只有让孩子的两颗种子都生_geng发芽、茁壮成长了,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目的才算是达到了。也就是说,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主动并且自控力强的人,才是父M_培养孩子的正确目标。
怎么同时培养这两颗种子,让它们都能茁壮成长呢?其实,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家教理念中汲取一些经验。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本身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,比如要遵守家规、班规、校规等,这些方面我们还可以继续传承下来。但我们那必须承认,中国传统的家教是忽视孩子的主动x的,所以今天的父M_一定要格外加强对孩子主动x的培养,而这一点,也是我接下来要分享的重点。
好,现在你肯定想问了,究竟该怎么培养孩子的主动x呢?
我给你三点建议:1. 要激发兴趣,培养主动x; 2. 要敢于放手,培养自主x; 3. 要鼓励探索,培养创造x。下面我就分别讲讲这三点。
先说第一点,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主动x,父M_以及广大的教育者就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,兴趣是主动x的前提。父M_如何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呢?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